养龟人——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专注家庭养龟领域,分享养龟知识,交流技术行情,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倡导生态养殖。

【龟种专题】缅甸山龟Heosemys depressa

阿拉干森林龟/缅甸山龟(Heosemys depressa)是一种极度濒危的龟种,原产于缅甸西部的阿拉干山区和孟加拉国接壤的吉大港山区。缅甸山龟是一种半陆栖龟,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水生和陆地栖息地生存,但成体更喜欢生活在陆地栖息地。通常在海拔600米以下被发现。

但当地人称之为pyant cheear,意思是吃犀牛粪便的乌龟。缅山摄食犀牛粪便、部分消化的植物或嵌入粪便中的水果,或栖息在粪堆中的昆虫。由于苏门答腊犀牛在大约50年前从该地区被灭绝,犀牛粪便不再作为缅山的食物来源。目前尚不清楚该地区常见的其他大型食草动物的粪便是否是缅山食谱一员。


行为与生态学

缅山大部分活动集中在夜间,并在雨季初期增加活动。当地猎人在6月和7月解剖母龟时发现了2-3枚成型卵,这可能揭示了该物种的生殖周期。它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躲藏状态,隐藏在落叶中。缅山是杂食龟种,在捕食昆虫、蠕虫和鱼时,动作很有攻击性。它也会摄食掉到森林地上的水果。

居住在原产地附近的农民表示,在休耕田的第二生长林中也经常会遇到缅山。若开邦中部的猎人报告说,他们在各种栖息地中发现过缅山,包括竹林、常青林、峡谷、露天落叶林、第二生长林,甚至甘蔗地。总之,这些观察结果表明,缅山并存在各种各样的栖息地,生存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单一

居住在瑞尔附近的猎人认为,在雨季早期缅山最为活跃,而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很难找到。同样,若开邦中部的猎人认为5月至7月是寻找缅山的最佳时间。而缅山旱季活动的观测通常与防火行为有关。在该地区,人为引起的旱季野火很常见,村民们偶尔会看到缅山上演真龟版“穿越火线”。2009年3月,一名护林员在RYER附近的村庄发现3只缅山正沿着干涸的河床爬行,以躲避灌木丛大火。在若开邦中部,猎人会故意放火,将缅山和缅陆从茂密的森林中驱赶出来。


外表

成体甲长约22厘米,重约1.3千克。


饮食

根据猎人的说法,缅山的饮食主要由植被和水果组成。观察到缅山食用几种蘑菇;毛茛科、球果榕、芒果属的果实以及刺桐、软果榕和小圆锥花序的果实;紫穗草和粉樱桃木;芭蕉科、芭蕉属的嫩枝。双壁花以及天南星科的茎和根。除了水果和植被外,缅山还食用蚯蚓和乳鼠,这表明缅山的杂食性非常强。

2009年,有研究对捕获的4只(3只成体和1只幼龟)缅山的粪便进行了内容分析。从成体粪便中至少回收了4种不同的食物:五齿菊(Dillenia pentagyna)的种子和完整的果实、竹荚瓜(Melocanna bambusoides)的花,未鉴定的植被和未鉴定的水果。从幼龟身上回收的粪便只含有部分消化的植被,无法识别。此外,在五齿龙(Dillenia pentagyna)下面发现了两个缅山成体,它们以掉落的水果为食。

龟在竹子之间的果树下觅食来获得果实。事实上,猎人们认为,在结果树下寻找缅山是最可靠的方法。猎人们认为晚上9点至10点是在结果树下寻找觅食龟的最佳时期,这表明缅山至少是部分夜间活动。在下午15-16时也遇到过缅山;在早上的搜索中没有发现缅山。


人工饲养

目前仅有少量缅山处于人工圈养状态。

亚特兰大动物园是已经成功繁育了缅山。自2001年以来,该动物园已数次孵化出缅甸山龟。据亚特兰大动物园的经验是,缅山一年只交配一次,在雨季(约9-11月)产卵,孵化期大约110至160天。2017年,Turtle Conservancy饲养的ch苗超过10年后也繁殖成功,孵化出了真正的人工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龟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